商务中心
贸易知识
最新贸易信息
题目 新中国标准: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市场各方面的成熟是很快的。中国的市场竞争力度比很多国家都要大,未来在某些   
  方面,中国市场的要求甚至会比国际还更多更高。


刚刚荣登中国大陆地区首富的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今年6月召开的2013年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说过这样一段让人深思的话:“有些美国公司想赚中国的钱,又要表现出自己的高傲和主宰地位,挑两个中国演员进去‘打酱油’,更愚蠢的是到北美地区把这切掉,就放北美版,如果美国电影公司是这种心态想在中国捞钱,又不尊重这个市场和不尊重中国消费者,我看这些公司在中国是要失败的。”

说这番话的背景是今年5月上映的《钢铁侠3》邀请范冰冰和王学圻出演等中国元素为噱头,但在实际演出和播放时却是中国和北美市场“双重标准”。

不仅是影视行业和美国公司,如今的中国市场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想在中国捞钱,又不尊重这个市场和不尊重中国消费者的公司”。

最近,监管部门对包括药品、汽车和婴儿配方奶粉在内的各行业外资公司的审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这些跨国企业的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

今年8月初,发改委以反垄断定价政策为由,给6家婴幼儿配方奶粉制造商开出了总额达到1.1亿美元(人民币6.69亿元)的罚单,这其中5家都是知名跨国公司,包括美国的美赞臣,达能旗下的多美滋,以及新西兰的恒天然集团。

同时,进口汽车价格也受到了关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曾表示,发改委已要求该协会收集进口汽车价格数据,对目前中国市场不论进口车价还是合资车价比国外同类产品价高展开研究。

而在8月1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表示,将对药品和医疗设备行业可能存在的贿赂行为展开为期3个月的调查。目前继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优时比之后,礼来中国也被曝出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向医生支付回扣、虚增扩大会议花费等医疗行贿问题。

此外,从今年年初开始,包括苹果在华提供次等销售服务、大众汽车因变速箱问题召回了38万辆汽车等事件的发生,也揭示了外企在中国的一些“毛病”,比如质量控制不力、售后服务有别。

如此种种不禁带给我们一些疑问:为什么跨国企业在国外拥有极高的质量保证,良好的商业伦理,而来到中国以后却变“坏”了呢?改革开放30年已经过去了,中国市场的法制不断完善,市场也在不断庞大,跨国企业如果还是用以前对中国市场比较低标准的销售策略和商业伦理来经营是否还行得通?未来这些跨国企业要适应中国市场,是否意味着要制定一个全新的、标准更高的管理策略或商业伦理?

变“坏”是环境使然?

在中国文化中,“礼遇外宾”、“好客”是历来的传统,而这种态度落实到政策层面时,就形成了一套专为外企独享的“超国民待遇”。在改革开放初期,外资企业在中国享受了税收、审批、征地等各个环节的优惠政策。

而这些优惠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国更多地吸引外资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外企的进入,确实带来了很多新产品,引进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标准。比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就是外企进来后引进的标准,至此,中国市场开始同国际接轨。

“在改革开放初期,外资企业是顶着光环进入中国的。这个光环不仅是资金,还有技术、管理等先进的经验。”然而,中国经济安全专家江涌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超国民待遇使得外企这么多年在中国确实是被宠坏了,外企权力越来越大却没有相应的监督。跨国龙头资本在很多方面更加肆无忌惮。

其中,此次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事件就暴露了外资药企的定价规则。一款成本仅约5美元的药物在中国以10倍价格乃至更高的价格卖给患者,其中部分利润被拿来贿赂医生、医院管理者、基金会等。各个环节的“明扣暗扣”和推广营销成本占总药价的20%至30%,甚至更高。

对此,曾有业内人士直言,葛兰素史克其实是“出淤泥而染”,问题的根源在于,身处中国混乱的医疗行业。在中国市场上,人情关系、交际花费、法律风险、销售业绩这几大矛盾掺杂交替,企业很难“不被带坏”。同样的事情,在某国能够进行得秩序井然,有条不紊,而在中国却常常变了味。

然而,江涌却认为这样的说法不客观。“的确有一部分外企‘变坏’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土壤环境的问题所致。但从研究来看,跨国公司斑斑劣迹的行为在国外都有,外资企业不是道德楷模,到哪个地方都是用最省力、成本最低的方式来进行经营。”

可惜,资本逐利、贪婪的本性从一开始就被我国国民所美化了。

在“百度知道”一个关于“洋奶粉好还是国产奶粉好?”的话题讨论中,一位家长写道:“我们一直给孩子喝的多美滋,刚出生时医院就是给喝多美滋,而且大家都说进口的奶粉营养更全面,所以就没考虑过国产的。不是我们不想支持国产,而是国产太不让我们放心了。”

然而,“洋奶粉”更让人放心的“神话”也被新西兰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进一步打破。8月4日,质检总局公布包括娃哈哈、多美滋在内4家企业进口了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这让许多信赖“洋奶粉”的中国消费者大失所望。“进口奶粉营养更全面,更安全,更让人放心”的说法再也不是消费者追捧的金科玉律。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总是对一些国外的知名品牌盲目崇拜和迷信,以为他们不会出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如果从资本的本性作为出发点制定防范措施,法律就不会出现漏洞。但是中国总是讲究依靠人的道德约束,法律观念与国外不同。

江涌也直言:“中国的法律和管理上存在很多方面的漏洞,也为这些不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提供了一些便利。”

而苹果售后国内国外“双重标准”也暗示着外企进入中国之后,很多时候并没有把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摆在同样的地位。

“比如说日本,日本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明显就比欧美的和其本国生产的质量标准要低。”江涌认为,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中国在很多产品的质量管理方面没有标准,很多产品进入中国的时候是一个新的行业、新产品,所以外企制定的标准就成了中国对行业的标准。

带给世界的新标准

然而,“中国标准再也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的标准就是比很多国际标准要高。”江涌坦言,外资企业以不变应万变,认为还可以通过中国原来的那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赚到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市场各方面的成熟是很快的。中国的市场竞争力度比很多国家都要大,未来在某些方面,中国市场的要求甚至会比国际还更多更高。

2010年堪称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经营的新元年。过去近30年因“市场换技术”而给予外企“超国民待遇”的时代正式终结。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和世界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无须赋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巨大的市场就足以对全世界的跨国企业构成诱惑。与此同时,跟随经济一起发展的还有法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

在这样的情况下,充斥北京CBD写字楼的跨国企业,已不能仅仅是为了税收减免、挣钱而进入中国。庞大的中国市场也要求这些跨国企业重新调整在华经营策略,制定一个全新的、适用更高等级市场的策略。

“中国市场之大,竞争之激烈,在世界别的市场上是很难见到的。中国市场基本上向全世界开放,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也非常快。现在的企业竞争不仅是原来外企之间的竞争,还有很多外企要直面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江涌指出,所以外资企业要在中国立足,就必须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打消对中国市场的区别待遇。不仅是在产品质量、营销策略上,还有企业社会责任,商业道德底线标准等,进行全方面改善和调整是必然的。

值得指出的是,继葛兰素史克“贿赂门”曝光之后,其7月22日在伦敦发表的声明可以看出葛兰素史克想在中国长远发展的决心。声明不仅承认中国分公司一些高管卷入贿赂案件,同时还称葛兰素史克正在积极研究在中国的运营模式,计划通过调整运营模式,降低药品价格中的运营成本,从而让更多中国患者能获得买得起的药品。

而我国在近一段时间对汽车行业调查、医药行业、液晶面板等行业的反垄断调查,也是中国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全自身,按照国际通行的商业准则办事。

在8月23日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国政府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对各类性质的市场主体都一视同仁,任何企业都应当守法经营,如果触犯法律都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国反垄断法从2008年开始实施,但之前很少得到执行。因此,市场普遍认为,政府的这些行动并不是专门针对外国公司,更多的中国公司也卷入其中。这些调查都是好的迹象,更多体现了中国试图加强反垄断机制的发展。

“现在一些跨国企业出现的这些行为都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商品资本化流动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警惕为了盈利不顾一切的企业,要坚决反对侵害消费者、破坏市场的行为,但这需要亡羊补牢,通过完善和健全法制来解决。”彭刚强调。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撰写人 : EC21  日期 : 2013-08-27
目录